课后服务质量如何保障

   2021-09-18 3350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课后“三点半”现象和暑期“看护难”问题困扰广大家长。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深入推进课后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暑期托管。事实上,课后服务与暑期托管非我国教育特有之课题。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不少国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在实践层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为我们提供一定借鉴。——编者

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各校做到“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支持课后服务,认为这一举措能够降低家庭育儿成本、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也有很多人担心课后服务会变相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加重学生和教师负担、诱发乱收费现象以及带来安全问题等,对课后服务的育人质量持怀疑态度。这说明,细致探讨课后服务质量保障问题,具有突出重要的现实针对性。

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是普遍现象,一些欧美国家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课后服务因“三点半”现象兴起

各国中小学放学时间虽有差异,但基本上都集中在下午三点半以前,多数家长不能在家中陪伴,“三点半”现象也因此成为各国教育共同面临的难题。东方文化中有祖父母协助养育儿童的传统,而欧美众多国家的家长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因此,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课后服务相关探索就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

以英国为例,政府针对5—12岁儿童开展课后看护,努力在放学后或者假期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环境。其中,面向8岁以下儿童的课后看护最为普遍。2015年,英国政府投入6.8亿英镑推行学校延时服务模式,鼓励学校延长开放时间,缓解学生学习时间表与家长工作时间表不同步的矛盾。

在推动课后托管事业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府要求所有中小学都要成为发展托管服务的核心力量。英格兰2014年发布的一份有关课后托管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英格兰地区,2013年有64%的小学提供课前托管,70%的小学提供课后托管,19%的小学提供节假日托管,50%的小学同时提供课前和课后托管。在伦敦等大城市,这个比例还要更高。在托管活动的安排上,75%左右的课前和课后托管活动均由学校提供,57%的假日托管活动由学校和校外机构合作提供。

逐渐侧重促进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

随着各国课后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其教育功能也在不断丰富。美国对于课后服务活动较通行的称呼是“after school program”,直译为“放学后教育项目”。这些项目一开始是为帮助在孩子放学后无法接送其回家的家长,但随着课后服务项目的持续推进,政府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侧重于分析它们对于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英国、日本、韩国对于课后服务活动教育功能的理解与美国相似。

一般情况下,中上收入家庭会妥善安排子女的课余时间,并为此支付高额成本;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却有可能在放学后游荡街头。公益性的课后服务活动能够将中小学生召集在一起,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其学业、社交、才艺等方面的发展。

以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某小学为例。该校是位于布鲁克林区的一所公立小学,主要服务于中低收入家庭。学校网站显示,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提供校内课后服务。该服务适用于所有学生(学前班至五年级学生),学生及家长自愿报名参加。课后服务项目组会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细致分组,以便该项目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发展。每天下午,项目组会给所有学生提供零食,让他们进行户外自由活动,并安排写作业或特色自选活动。特色活动包括艺术活动、STEM活动、体育活动以及语言学习活动等。家长确定报名后,在全市统一的网站上进行支付。每天课后服务时间有两种,一种为14:30—17:45(全程),另一种为14:30—16:30(半程),资费标准不尽相同,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购买月卡或次卡。网站申明,如果家庭符合美国能源部收入确认表的低收入标准,家庭可以申请奖学金;在申请奖学金时,必须填写好收入证明表,行政部门将审核该申请。

我国应该如何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近几年,我国各地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课后服务探索。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合理定位课后服务,有效开展课后育人活动。

一要坚持课后服务选择性、拓展性的功能定位。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新闻通气会再次明确“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这种定位表明,课后服务应在不加重学业负担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要开发有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学校要盘活空间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社区志愿者资源,突破学科、教室、校园壁垒,以校本课程和兴趣社团为基础,开发出丰富多彩、有吸引力、教育性与趣味性并重的课后服务课程,让日复一日的课后服务成为别开生面的成长园地,避免单调、重复、“无营养”。

三要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制度。一些地方严格禁止向家长收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以每分钟一元钱的标准进行补助,但由于财政经费紧张,存在拖欠现象。这种做法一方面很难调动教师和学校积极性,另一方面很难提供存在资源消耗的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失去兴趣。因此,建议在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财政投入为主开展课后服务,支持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地方探索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确立收费标准时,除了考虑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外,还要考虑学习材料、设施设备以及零食等耗费,给予家长和学生灵活参加课后服务的选择权。

四要加强课后服务督导,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压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订、优化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办法,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志愿者和校外机构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谨防食物中毒、火灾,杜绝体罚、性侵等现象。

五要开展课后服务研讨,扶持非营利性课后服务项目发展。针对教育内卷、校外高价培训盛行现象,国家和地方要加强对课后服务的专题研究和专项宣传,指导学校稳步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吸引广大家长重视并参与课后服务这一成本低、收益大的公益普惠项目,缓解教育焦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教育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教育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