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这为我们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提供了重要遵循。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首要的是创新,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能力和服务支撑能力。
创新教育内容,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高校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应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更新教育理念、知识内容,对接当前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不断培养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
突出前沿知识,更新课程内容。根据新质生产力的特点,聚焦科技创新前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供需匹配度。高度关注科学领域的最新变化,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知识更新与改革工程,及时优化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使系统的学科前沿知识进课程、进教材。加强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教学,及时传播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升学生对前沿领域、产业动态的认知。着重加强学生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前沿科技、实验设计和研究等方面的教育,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教育元素,切实把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突出创新思维,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组建由不同学科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推动落实企业专业人员参与专业群设置规划,结合优势学科的知识图谱分析,对跨学科的培养方案开展系统化研究,推动交叉学科尽快从新领域、新赛道转为新动能、新优势。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构建以“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动学科、专业、课程等交叉融合,拓展学生触类旁通的宽度,引导学生养成跨学科学习观,以及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精神。参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模式,探索实施交叉学科长学制招生和长周期培养改革。
突出实操能力,强化实践育人。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充分利用专题教育、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企业实习等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推动科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总结推广实践教育经典案例,推出更多实践教学示范“金课”。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行业企业创新实际,设立实践课程或社会实践项目,引导拔尖学生早进重点实验室或平台参与重大课题和科研创新,促进“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教育内容的创新必然带来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迭代升级与突破,对劳动者和生产要素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应不断发展、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努力造就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行学习方式变革,改善学生学习生态。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综合运用深度学习、混合学习、个性学习、项目学习等多种创新型学习模式,为学生创造更贴近现实需求的学习场景,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中更好地掌握知识。要更加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校、班组以及学校内部各类新型教学和学习组织形态的微观活力,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更加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他们在问题解决中学会解决问题,涵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不断从“学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学”,成为能够适应未来复杂挑战的人才。
推行教学模式变革,实现教学模式新型化多元化。加强混合式教学一体化建设,用好“课堂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模式,创新个性化教学形式,促进教学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积极探索其他教学模式,注重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支持知识建构过程、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充分运用精准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等形式,探索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深刻领会课程内容提供更多角度和可能。鼓励教师加强实验方法指导,探索在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开展开放性、探索性教学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推行教育技术变革,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深刻认知教育技术变革的力量,顺应数字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引导教师主动适应数字变革,提升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创新与应用能力。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实结合实验平台等,建设优质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体验感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服务。通过虚拟现实、全息影像、数字人等数字技术的赋能,探索开展数字场景学习、虚实融合全场景学习、人机协同学习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构建数字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的智慧育人新模式。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教育创新的校园生态
人的发展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能够有效激发创新潜能,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坚实保障。高校要实现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健全激发创新意识、保障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行为的制度体系。
建设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文化氛围。将科学普及与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将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文化政策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搭建平台,让更多科学家走进课堂、走进教室,讲述科学、讲授知识,将科学品格、科学文化融入校园,涵养优良学风,营造科学创新氛围。培树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营造追求卓越、尊重创造、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用优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熏陶、培育、鼓励、鞭策学生。
改革评价体系,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坚持定性与定量、纪实与评议、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不断完善“强基计划”学生专业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及要求、人才培养具体举措、学分与课程设置、科学研究与创新成果,探索建立学生全周期成长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突出质量导向,坚持分类评价,坚持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让不同系列的教职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通道。营造安心舒心的良好环境,引导教师回归育人核心使命,潜心教学、专心治学,坚定不移地走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环境。产教融合关涉新质生产力中的新生产工具、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和新载体,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是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举措。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鼓励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机构指导在校生科研。打通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科教城、大学城、科技园区、协同创新中心等多种产教融合形态,营造人才链、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
(邓军,作者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广西日报
(原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364840151402295&wfr=spider&for=pc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