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与多位校长交流,有一个问题让我感触很深:围绕一个问题,有些校长只从现象本身去探讨,而不去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明明在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政策文件、课程标准里已经有明确要求,却还要“另辟蹊径”,去找依据和办法。
而我40年教育职业生涯中形成的经验与此恰恰相反。这40年中有28年我是在做校长,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和一系列的国家教育政策包括课程标准等,是基于教育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形成的,明确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准确把握好、深入贯彻好这些教育方针政策,就可以办出符合学生、社会和时代要求的好教育。
我所在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大兴学校”)被誉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农村办学改革的“一面旗帜”,不仅解决了农村“落地孩子”(即留在农村就业的初中毕业生)的出口问题,还有效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这一切,正是因为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教育政策学习,注重在学习贯彻落实中找出路,从根本处解决问题。
1 用研究方针政策来把握教育根本
在多年工作中,不论办学还是教学,我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上。我认为,不厘清这些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我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的三“不”原则,即不做因循守旧的、机械任务的、为博人眼球简单创新的工作。我也因此被称为“一根筋”的校长。
教育根本,是教育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它体现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社会和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当今教育的根本问题、根本任务、主要矛盾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么,如何探求教育的根本?
我的实践经验,就是牢牢地抓住党的教育方针、抓住国家对素质教育核心要求的文件、抓住课程标准,去找教育的根本。在学习思考中我看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价值、理念、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对教育的深度推进措施也都有清晰的规定。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已经对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臻于完善的顶层设计。深刻领悟这些政策的精神实质,就会真正理解当今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会对教育建立清晰的认识。
所以我一直认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就是我们做好教育的路标。学好用好政策,也是大兴学校这些年办学成效的根本原因。大兴学校形成多年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实实施素质教育”办学追求、“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核心育人理念、目标引领育人改革整体设计的理念和方式、综合中学创建与坚守等,都是基于对教育根本的追求,都是在积极回应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2 用强化政治底色来加强队伍建设
我自己整理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带领团队探究教育方针的表述如何演化,以求准确把握并进一步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2022年,在全市校长大讲堂上,我作了一场题为“校长办学与课程标准”的讲座,阐述我用方针政策、课程标准来办教育的观点与事实,得到好评。
这些年,我不间断地带领团队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学习素质教育文件、深研课程标准,努力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整体上对教育有根本的把握。多年来,我带领大家形成了学校领导团队建设标准:懂业务、会管理、能带动、讲和谐。其中“懂业务”的具体要求中第一点就是校领导要深研细读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政策文件和课程标准。目标就是,以此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
我对普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我倡议教师要“把日子过成生活,把工作干成事业”。一名教师如果不把握教育的大政方针,就只能止步于教书匠,不会成为教育工作者,更不会是教育家,也难成就一番教育事业。我把对教育根本任务的理解和对党和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理解整合到一起作为教师工作的政治底色。在我们学校,一直强调政治底色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政治底色鲜明,才能产生对学生心灵朝向的引领,才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能培养时代新人。
正是由于不断地坚持高位引领,学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批懂教育的明白人。这样的队伍,也成为大兴学校坚持多年开展目标引领育人的素质教育改革和综合中学建设的根基。在我们乡村学校涌现出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有多人获国家级别的重要奖项。2022年教师节,学校青年教师团队代表全国乡村青年教师给于漪老师写了一封信,体现出了大兴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境界高度。这支教师队伍,被称为全县、全市的教导队,多批次走出泰来,参与黑龙江省开展的农村优秀教师辐射示范活动。
3 对标党的教育方针办有内涵的教育
按党的教育方针办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对办学的基本要求。但在一些地方,党的教育方针只被当作口号,有的校长或教师觉得要落实起来太难。我校的实践体会是,对于基层学校来说,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非常重要,而且一旦贯彻下去,将大大提升教育质量。
大兴学校打造了浓厚的“学用政策”文化。我们确定了“按党的教育方针办学,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实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追求,以此来统领学校整体的改革发展。
我坚持开展“用适合的目标引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改革实践,构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开展系统的目标形成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形成明确的长远目标、清晰的阶段目标、准确的近期目标,使价值观念的转变有抓手;开展依托于目标的德育、教学、专长培养和评价改革,构建了四个主体工作的操作模式;锤炼了目标引领育人的理念体系。逐渐地,学校也呈现出“有效克服应试教育,真实实施素质教育”的局面,学生培养质量大为提升。
2019年7月,在大兴学校举行的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姜同河在总结我校的经验时提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六大项二十六条中,涉及学校的每一条大兴学校都有很好的落实,称赞大兴学校解决了当前农村办学的很多难点问题,是“农村办学改革教科书式的范例”。
此外,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课程标准是课程的蓝图,所以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严格使用课程标准来深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我这些年带领教师团队最主要的做法。
在与教师反复研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吃透一些基本概念,如课程、课程目标、教育、教学、课堂、学习等更为重要。比如有关课程目标的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核心素养,是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再比如教学,新课程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基于此,我们多年来开展“用适合的目标引领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打造了“关注目标促进发展”的新型教风、“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发展”的新型学风,形成了对教师“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目标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的基本要求,形成了对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目标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基本评价标准,也由此确立了“上位+真实”的德育、“育人+自主”的教学、“普及+提高”的专长培养以及“促进发展”的四个评价操作模式,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基本得到了落实。而且,大兴学校在课改、综合素质评价、落实核心素养、生涯规划、阳光大课间、校园足球等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都走在了前面,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4 扎根农村破解教育痛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这些年一直追求的农村教育,是要有农村内涵也要符合农村学生、社会实际需要的教育。本世纪以来,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迷失了方向,做起了完全“离农”的教育,变成知识的象牙塔,学校游离于农村社会,所有的农村孩子被引导着去“鲤鱼跳龙门”。实际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从条件、师资等方面对农村教育有大量的倾斜性支持政策。我校坚持了28年的农村综合中学建设,很好地解决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综合中学是在农村学校中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于一体进行的职普融合,就是在农村初中里面开设职业课程。综合中学建设的目的,是要拓展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功能,把学校办成当地的人才培养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科技示范中心、为农服务中心,为每一个留在农村的学生探寻一条成功的绿色通道,成为家乡建设的实用人才。
综合中学的办学模式不是大兴学校的创新,而是一项国策。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已经着手推动素质教育,教育不再以单纯的升学为目的,而且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教育怎么办?国家就设想用这样的综合中学来满足农村孩子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承担起了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农村学校整体办学改革实验。
1997年4月,大兴学校开始承担综合中学创建任务。我当时做副校长,看到综合中学的目的意义思路时欢欣鼓舞,毅然带领团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启了这项工作:当时没有师资、没有资金、没有职业教育设施,且当时的中等职业教育处于低谷。我们从社会和学生长远需要的角度考虑,设置了涉农的种植养殖专业;用“落地孩子”的职业教育发展出路来招生;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来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这项改革坚持到现在,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教师,更成就了本乡镇近2000个“落地孩子”,也成全了当地的农村建设发展。但形成对比的是,当年的其他实验学校几乎没有坚持下来的。我们克服巨大困难取得办学成效,原因就在于对教育根本价值意义的坚守,在于坚持运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